编号:25260W
刀铭:长曾弥兴里入道虎徹
元幅:31mm
元重:7.8mm
先幅:21mm
先重:4.5mm
刃长:51.7cm
作品年代:约延宝年间(1673~1681年)
证书:日本统炮刀剑登陆证
* 本作品无审查证书 请理性订购

虎徹原本是越前的甲胄师。德川幕府建立后,武士阶层不再需要上战场征伐来谋求功
名,因此对于甲胄的需求越来越少,但是武士阶层对于刀剑的需求仍旧是在的,不用来杀
敌而是作为一个显示自己审美和身份地位的腰物。天命之年的虎徹要尝试一个新的领域,
决心前往当时的政治中心——江户,去开始自己的刀剑锻冶生涯。关于虎徹的师傅是谁至
今没有一个定论,比较多的说法是和泉守兼重,二者在作风上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并
虎徹对于铁有着过人的理解,他不仅仅用传统的玉钢制作日本刀,还将古铁钉、甲胄
等古铁熔炼之后作为锻刀的材料,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古刀地铁那种并不纯净却韵味十
足的视觉观感以及刚柔并济的优秀性能。功夫不负有心人,虎徹在刀剑锻冶上的进步是十
分迅速的,在宽文末、延宝初的时候达到了制刀生涯的最高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但这
个奇迹与他前半生的努力和积累是分不开的。虎徹的去世时间大约是在延宝六年,虽然他
的锻刀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却给后世留下了二百余振的作品,足以看出他的勤勉。
虎徹最初的名号是“古铁”,源自于使用古铁锻刀,十分直白,在万治年间之后开始采
用“虎徹”作为自己的切铭,取的是源自中国飞将军李广射虎的典故,读音上则保留了“古
铁”的日语读音(同为kotetsu),而“长曾弥”则是源自于其家乡的长曾弥村,晚年作品常
铭为“住东叡山忍冈辺”。其切铭种类非常多,根据时期不同各有变化,这也是一种辨别作
品真伪的一种方式。虎徹作品的特点在于青黑的地铁,配合以互目乱、瓢箪或是直刃的刃
文样式,给人以刚健的视觉感受。更值得一提的是虎徹的切味,根据《怀宝剑尺》的记载,
虎徹的作品被评为最优秀的“最上大业物”,这与他对铁的深刻认知是分不开的。
武藏国(むさし)(Musashi),属东海道,俗称武州。石高约67万石(庆长时)。现在
之东京都、埼玉县全境、神奈川县横滨市、川崎市全境。古代无邪志国、胸刺国、知夫国
之地。大化改新后合为一国。初属东山道,宝龟二年(771),入属东海道。镰仓时代,成
为关东八国之一。废藩置县后,分置八县,最后合归为埼玉县、东京都、神奈川县。武藏
国共有21郡(后来增为22郡),是仅次于陆奥国40郡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