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三条宗近 作 编号:25238 作品年代:室町时期(距今约500年) 证书:日本统炮刀剑登陆证 刃长:38.4cm 元幅:30.2mm 元重:7mm 先幅:24.3mm 先重:5mm
在山城国(现京都府南部)生产的刀具,被称为 “京物”(日语读音:きょ うもの)。而被认为是打造 “京物” 的最古老刀匠,是平安时代中期以山城国三条 (现京都市中京区)为据点铸刀、并成为 “三条派” 创始人的 “三条小锻冶宗近” (日语读音:さんじょうこかじむねちか)。 根据京都名门锻冶家族 “埋忠明寿”(日语读音:うめただみょうじゅ)的家谱 记载,宗近是从四位下官员 “橘仲远”(日语读音:たちばなのなかとお)的次子。 起初,宗近以 “仲宗”(日语读音:なかむね)为名,后来改名为宗近。尽管他是一 位官至从六位上 “信浓大掾”(日语读音:しなのだいじょう)的公卿(日语读音:く ぎょう),却会在三条的自家宅邸中,利用处理公务的闲暇时间,将铸刀作为爱好来 进行。 由于宗近的铸刀技艺极为出众,他作为刀匠声名远扬,相传其于 1033 年(长元 六年)以 77 岁高龄去世。但这一说法终究只是一种传言,其详细生平至今仍未明确。 关于他的出身以及铸刀技艺的习得地,也存在诸多不同说法,众说纷纭:有说法称他 是从河内国(现大阪府东部)前往京都(日本古代称 “上洛”,指地方势力前往都城); 也有说法认为,他曾前往萨摩国(现鹿儿岛县西部),在当地期间拜师于刀工 “波平 行安”(日语读音:なみのひらゆきやす)学习铸刀技艺。 从以祭祀三条宗近的 “锻冶神社”(位于京都市东山区)为代表,与他相关的遗 迹在日本全国范围内零散分布这一情况来看,他也被视作一位被传奇化的刀匠。不 过,在室町时代创作的谣曲《小锻冶》中,设定有 “三条宗近奉一条天皇之命铸造 太刀” 的情节,由此,“三条宗近生活在第 66 代天皇 —— 一条天皇(日语读音:い ちじょうてんのう)在位期间(986 年,宽和二年至 1011 年,宽弘八年)” 的说法 颇具说服力。 三条宗近所铸造的刀具中,目前仅存少量太刀与短刀。其中,作为 “天下五剑” (日语读音:てんがごけん)之一、且被指定为国宝的 “三日月宗近”(日语读音:み かづきむねちか),以及名刀 “海老名小锻冶”(日语读音:えびなこかじ)、同样是 名刀的 “鹰之巢宗近”(日语读音:たかのすむねちか)等作品十分有名。此外,尽管 无法确定是否为史实,但相传他还曾为诸多著名人物铸造过爱刀,例如第 82 代天皇 —— 后鸟羽上皇(日语读音:ごとばじょうこう)、身为贵族兼僧侣的 “信西”(日语 读音:しんぜい),以及 “武藏坊弁庆”(日语读音:むさしぼうべんけい)等人。 三条宗近的铸刀风格,可用 “优美” 二字来概括。无论是刀身弯曲的弧度,还是 极具雅致韵味的 “地铁”(日语读音:じがね,指刀身除去刀刃的部分)与刀刃等,都 是工艺精湛的 “京物” 的典型代表。也有研究者指出,三条宗近的铸刀时期与平安时 代女流文学的兴盛期相重合,从现存的作品中,确实能够感受到其映射出了平安时代 整体温和的社会氛围。 三条宗近的家族中,涌现出了其子孙 “兼永”(日语读音:かねなが)与 “国永” (日语读音:くになが)等人。这两人均以山城国五条(现京都市下京区)为据点从 事铸刀工作,因此分别被称为 “五条兼永” 与 “五条国永”。在平安时代中期的山城国, 刀具铸造的发展主要由三条派与五条派引领推动。![]()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