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備前介宗次 太太土壇拂 慶應三年八月日 後藤平作 编号:25104W 作品年代:江户時期(距今约300多年) 证书: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 特别保存证书 刃长:72.7cm 元幅:32.7mm 先幅:23mm 元重:7mm 先重:4.1mm
備前介藤原宗次(固山宗次)是陸奥白河固山宗平的第三子,称宗兵卫,后成为白河 松平家的藩工,跟随藩主移居桑名。天保2年前往江户锻刀,在弘化2年受领備前介一职。 根据藤代氏的刀工辞典记载,其受到麻布永坂及居住在四谷左卫门町一代的山田浅右卫 门的指导。作品锻造技艺高超,多刻有裁断铭,切味优良。![]()
![]()
![]()
![]()
刀工制刀完毕通常会将自己的名号刻在中心上,是为「刀铭」。古刀期的刀工通 常只刻自己的名号,如「长光」,或加上所居住的国名地名,如「备前国长船住兼光」, 有些有官职的有时也会加上自己的官位名,如「左近将监长光」,备前一文字派的有 时连自己名号都不刻,直接划一道杠代表「一」。到战国末期(末古刀时期),为了 鼓励刀工,由朝廷下令分别授予两位美浓刀工大道和二代兼定以陆奥守与和泉守的官 职,之后又授予三河的氏房以若狭守,仅仅是给个官号,没有实权,允许刀工将朝廷 赐予的这个官号刻在自己名号之前以示身份,称作「受领铭」。有了个开头,从此受 领铭的发放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到新刀期,几乎是个还过得去的刀工都能刻上 受领铭,所以新刀期的刀工铭往往是以XX守、XX大掾、XX介等等头衔起头,当然也有 一流名工却没有得到受领铭的,比如被称为新刀之祖的埋忠明寿,野田繁庆,长曾弥 虎彻等等。除了这些在中心堑刻刀工自己的名号之外,还有俗名入铭,就是将订刀者 的名字也刻上;又有试斩铭,又称裁断铭,在江户时代流行用死刑犯或死尸来试斩, 评定刀的实际斩切力(切味),试刀者将斩过了人体某个部位或斩过了几具尸体这样 的试斩结果刻上刀茎,并用金粉填满(这叫金象嵌铭)。又有年代较早的刀未有切铭, 或者因中心被截短失去了原刀铭,由后来的刀剑鉴定者鉴别出原作者后,刻上原作者 和鉴定者的名号,有些会再涂以金粉、银粉或朱红颜料,分别称作金象嵌铭、银象嵌 铭和朱铭,其中朱铭多用在生茎无铭的刀上,而金象嵌铭、银象嵌铭则用于大磨上无 铭刀。以上这些记载刀的来历、斩切性能,以及鉴定结论的铭文,又统称为「切付铭」。
![]()
![]()
地铁以锻造精良的小板目肌为主 刃文多为互目丁子